作品: 父与子 08# 艺术家: 王兵 年份: 2014 媒介: 哈内姆勒摄影纯棉硫化钡,喷墨打印 尺寸: 80×120cm 版数: 1/8+2AP 价格: RMB 30,000 在中国西南部地区,一名工厂工人和他的两个未成年儿子住在一间肮脏破旧且只有一张单人床的小屋中,在大部分时间里,父亲外出工作,大儿子和小儿子每天无所事事,整套作品中没有看到父亲的影像,只有在容纳着“父与子”的狭小房间内,不停闪现出“外面世界”的样子的两扇屏幕(手机、电视机)催眠着一家三口的意识,它们大概是屋子里最为贵重的物件,我们也似乎只能通过这两件载体,窥探出父子间偶尔流露出的些许情绪。 作品:父与子 01#艺术家:王兵年份:2014媒介:哈内姆勒摄影纯棉硫化钡,喷墨打印尺寸:80×120cm版数:1/8+2AP价格:RMB 30,000 作品:父与子 04# 艺术家:王兵 年份:2014 媒介:哈内姆勒摄影纯棉硫化钡,喷墨打印 尺寸:90×90cm 版数:1/8+2AP 价格:RMB 30,000 关于艺术家 王兵 1967年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现生活工作于中法两地。 1992年,王兵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当时为了摄影创作,他曾对铁西区的工厂工人进行详尽观察。1994年起开始了《铁西区》的摄影作品创作,1995年他进入北京电影学院电影系学习,在1998年成为独立电影导演之前,他在电视台工作了一段时间,期间一直持续进行《铁西区》摄影作品创作。《铁西区》电影是王兵的第一部纪录片,于2002年拍摄,获奖无数。 2006年,王兵获得法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2009年,王兵在巴黎桑塔画廊举办了他的首次个展,展出了两部纪录片:《和凤鸣》和《无名者》。从那以后,王兵制作了许多纪录片,如《三姐妹》(2012),《德昂》(2016),《煤钱》(2016),以及《方绣英》(2017)和《15小时》(2017),后两部作品在2017年雅典和卡塞尔两处的卡塞尔文献展中展出。2014年,王兵在法国巴黎蓬皮艺术中心举办了他的摄影作品个展,展出了三组摄影作品:《父与子》、《无名者》和《遗址》。 2015年,王兵的录像作品《父与子》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展出。 2017年,他的作品《方绣英》被授予瑞士洛迦诺电影节最高奖项的金豹奖。同年,他也获荷兰阿姆斯特丹EYE艺术与电影奖,以表彰他的整个创作历程。同年, 作为唯一被卡塞尔邀请的中国艺术家,在文献展上举办个人作品回顾放映,以及《铁西区》摄影作品展。 2018年至2019年,王兵担任法国国立当代艺术研究院的客座艺术家教授以及博士生导师。 2021年12月王兵获得CHANEL Next Prize奖。 王兵的重要个展包括:瑞士摄影中心(2022),巴黎Le Bal艺术中心(2021),苏黎世艺术馆(2018-2019),旧金山CCA沃蒂斯学院(2016),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2014)。2018年马德里索菲亚王后国家艺术中心和西班牙电影图书馆曾举行他的大型调研性个展,同年在英国伦敦泰特美术馆举办个人展览。 他曾参与多项群展,包括:黑尔福德当代艺术博物馆(2021),华盛顿特区纺织博物馆(2020),鲍登学院艺术博物馆(2019),卡塞尔文献展(2017),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2017),布鲁塞尔史坦贝克文化中心(2017),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2015),韩国全州国际电影节(2015),上海双年展(2014),米兰影人电影节(2010)。 王兵的作品被收藏于:西班牙马德里索菲亚王后国家艺术中心,荷兰EYE博物馆,中国香港M+博物馆,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法国国家图书馆,希腊雅典国立现代美术馆,德国慕尼黑Alexander Tutsek-Siftung 艺术基金会。 关于画廊 西画廊(兰州) 2020年2月成立于兰州的专业影像画廊,致力于影像作品的展览、传播、交流、收藏,充分体现影像价值,主要推广当代艺术中的影像艺术作品以及中国纪录片导演摄影作品、录像作品。西画廊始终坚持从自身的语境出发,以反思的姿态介入当下的社会生态。聚焦于艺术家的个体实践,力求为艺术家提供一个严肃、开放、实验性的平台,并通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系统地梳理艺术家的工作。西画廊也积极于美术馆展开合作,尝试跨越艺术机制的既定边界,营造一个拥有更多可能性的、有态度的平台,并为公众提供一个不一样的观看、接近、参与当代影像艺术的窗口。 洽询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