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公共项目基石之称的『洞见』版块,试图在2021年进一步跳脱传统摄影框架,并通过多位来自全球的摄影艺术家及其创作,反思当下技术、媒介生态更新对于摄影实践带来的影响。
策展人何伊宁汇聚全球多位/组摄影艺术家,考察与人类未来生活紧密相关的议题,思考在算法、CGI软件的世界中,摄影实践者如何在技术包围的世界中重塑图像创作的可能性,以及展现我们对未来的想象。本期「策展札记」将专访『洞见』版块策展人何伊宁,跟她一起考察场地、挑选作品,和她聊一聊“图汇未来”展览的筹备过程,以及疫情后的艺术世界和如何策划一场好的展览。
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简称“PF”):『洞见』展览中的艺术家来自世界各地,艺术创作的方式也各有不同。能谈谈你是如何筛选出这些艺术家,他们的作品是如何突出“图汇未来”这个主题的吗?
何伊宁(简称“何”):“图汇未来”是一场围绕当下影像艺术与未来世界对话的展览,参展的12位艺术家来自全世界各地,他们的作品在摄影艺术、技术哲学和媒介生态的交汇之处向我们展现了艺术家对于未来图景的丰富阐释。
“未来”作为一种叙事方法在当代文化和艺术世界中扮演着重要作用。我从2019年开始关注摄影艺术家建构未来世界的不同策略的方法,并结合我对后数字时代摄影图像的关注和研究,在我近些年合作以及关注的艺术家中挑选出适合此次『洞见』展览的作品。参展艺术家的创作以不同的方式回应了我的研究问题,并将在展览中共同构建出我们对未来世界批判性的想象。
英国艺术家温迪•麦克默多(Wendy McMurdo)在《聊天室》(Chat Room)(2019)中利用动画、滚动字幕和从游戏聊天室收集的文本,来探索网络游戏的普遍性以及它们如何塑造我们思考、游戏和学习的方式;美国艺术家克莱门特•瓦拉(Clement Valla)基于网络的作品《点云花园》(Pointcloud.Garden)(2020)利用算法、软件和数据创造和组成的点云探索了人类体验花园的某些方式,并对艺术家生产图像的方式进行了反思;中国艺术家史莱姆引擎(Slime Engine)的《头条》(Headline)(2020)回应了疫情爆发期间的政治阴谋论,通过他们惯常的图像策略建立了一种奇特的美学,瓦解了虚幻和真实之间的界限。
© 温迪·麦克默多(Wendy McMurdo),《聊天室》(Chat Room),2019。 图片致谢 | 艺术家
PF:你为『洞见』选择的主题是“图汇未来”,在展览介绍里,你用了一句尖锐的话结尾,“展览邀请观众对我们身处的数字图像时代的全面反思,提醒观众在思考未来时,谨慎地对待图像给我们带来的陷阱。”你用了“陷阱”这个词很有意思,你觉得我们要警惕未来吗?
何:在英国摄影理论家丹尼尔·鲁宾斯坦 (Daniel Rubinstein)看来,信息时代的特征随着一种新类型的机器的出现重新被定义,这种机器不再复制人类身体的活动过程,而开始模拟大脑的工作机制。它所指向的就是无所不在的,屏幕后的数据洪流,它们通过算法从不间断地运行并生产出一些我们姑且称之为“照片”的视觉形式,但这些照片实际上仅仅是一种表象的载体。我期待透过这场混合了真实和虚构的图像展览,可以激发观众对当下图像的生产机制和逻辑的思考,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带有批判性地去反思图像所搭建的意义。
PF:你如何看待『洞见』展览和上海展览中心展出空间之间的关系?
何:上海展览中心的序馆在1953年开放以来接待过全世界各地的参观者,正是在这座穹顶之下,文化的历史、当下和未来被连接起来。“图汇未来”的参展作品则恰好涵盖了与人类未来生活紧密相关议题(新闻、广告、科技、旅行、教育、航天等等),从而试图与空间的历史产生共鸣。
© 克莱门特·瓦拉(Clement Valla),《点云花园》(Pointcloud.Garden),2020。 图片提供 | bitforms gallery (纽约)
PF: 『洞见』策展人一职对你来说有怎样的吸引力?
何:疫情改变了我们体验世界的方式,作为策展人,我希望利用今年重启的『洞见』展览开启一段围绕当下影像艺术参与世界对话和思辨的视觉旅行。
PF:你是如何成为一个策展人的?
何:我的日常工作主要围绕着写作、翻译、研究、出版;以及与博物馆、美术馆、不同类型的艺术机构之间的展览和相关合作所展开。对我来说,策展是我在参与视觉艺术研究和实践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与更广阔世界对话的一种方式。
PF:作为一个策展人,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要有好奇心?还是要灵活?
何:对我个人而言,成为策展人意味着始终带有批判性眼光回应当下的艺术实践,回应周遭的世界和自身的问题。
PF:过去一年的时间里,图像和信息海量增长,作为策展人,你的角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何:尽管过去一年间困难重重,但我策划展览也都如期开展,并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很多线上的活动。除此之外,我参与了很多同行组织的活动,接触了很多文化和艺术领域内的新知识;了解了其他行业从业者的工作和艺术家的创作,受益匪浅。
PF:你如何看待线上展览?你在过去的几个月中有参与线上展览项目吗?如果有的话,你在为观众创造空间的时候会考虑些什么?
何:在过去几年间,尽管线上的展览展示已经在近些年中国的大型博物馆和美术馆中得以运用,但限于技术水平、用户体验和其他原因,并未真正辐射到广泛的受众。疫情以来,艺术行业总体而言尝试通过一些积极的,包括虚拟展览、网络直播、社交媒体互动等线上活动,拓宽了艺术展示、传播和交流的契机,对美术馆、艺术机构和画廊的全新形态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我去年与瑞士文化基金会合作的“在群山、丘陵与湖泊之间” (Between Mountans, Hills and Lakes)展览通过一系列线上的活动弥补了艺术家无法到访参加展览的局限。不过我对于线上艺术场景的问题还有很多疑问,包括但不仅限于:线上和实体展览的边界何在?当疫情结束后,在人力资源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机构的工作重心将如何转移?我们该如何看待线上艺术工作者的劳动价值?网络直播的隐私、言论自由该如何受到保护和监管?……
© 史莱姆引擎,《头条》 (Headline),2020。图片致谢 | 没顶画廊 (上海)
PF:从你的角度出发,一场展览成功的三个要素是什么?对于即将在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亮相的『洞见』展览,你有什么期待吗?
何:对我而言,展览成功的三要素是,创作的维度、思考的深度、对话的广度。自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创办以来,每年9月底的上海便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摄影艺术爱好者交流和分享的舞台。作为影像艺术工作者,我曾在这里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因此,我欢迎来自上海和全中国 (世界)喜爱摄影艺术的朋友能够走进上海展览中心的序馆,来这里观看和体验艺术家们利用最新的制图技术创作的多元作品,思考摄影图像在我们当下生活中扮演的丰富角色。